活動與消息

2019/11/05 國衛院找到肺癌轉移主因 治療黃斑部的舊藥就可醫

       肺癌一旦復發轉移就會增加治療困難,國衛院歷時八年,領先全球,找到GLK蛋白激酶促使肺癌遠端轉移的機轉,研究發現,GLK蛋白激酶表現量越高,會導致細胞移動「失速」,讓癌細胞更容易跑到血管、淋巴造成遠端轉移,而原本治療黃斑部的「舊藥」,可「新用」於控制GLK蛋白激酶,能有效抑制遠端轉移。研究成果登上2019年10月國際期刊《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》。

肺癌已經連續37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,去年有9388人死於肺癌,國衛院宣布找到造成肺癌遠端轉移的機轉。

       本次研究的第一作者,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副研究員莊懷佳表示,過去雖已知GLK能用於預測癌症復發,但背後的機轉始終不明。國衛院創建GLK基因轉殖小鼠,在GLK轉殖小鼠體內模擬人體癌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的狀態,並將GLK轉殖小鼠與肺癌小鼠配種,模擬出實際臨床上肺癌患者伴隨GLK過度表現的狀態,

       研究結果發現,肺癌小鼠本身不容易發生癌症轉移,單有GLK的轉殖小鼠也不易發生癌症,但兩種小鼠的下一代小鼠,肺癌細胞竟會轉移至淋巴結、肝臟、骨骼、及腦部,顯示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會造成遠端轉移。

       莊懷佳表示,國衛院團隊進一步發現,GLK蛋白激酶會與具有調控細胞移動功能的「IQGAP1」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蛋白質複合體,會讓「IQGAP1」的活性增加,進而造成細胞移動「失速」,讓癌細胞更容易被帶往血管、淋巴系統造成全身轉移。

       至於臨床應用,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表示,研究團隊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劑,可透過舊藥新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,其中之一是用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舊藥,但相關應用仍須臨床試驗,估計約需五年會有相關藥物問世。
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 記者鄭郁蓁